<rp id="3irca"><ruby id="3irca"><input id="3irca"></input></ruby></rp>

  1.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熱點觀察 > 正文

    政府“錢袋子”花得明白見效

    86fd9142-984c-441b-b48a-1e2dd8c16f54.jpg

    圖為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東江實驗室)內,研究人員正在核對實驗數據。 本報記者 董碧娟攝

    財政部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1349億元,同比增長0.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2877億元,同比增長1%。雖然地方財政運行總體平穩,但收支壓力依然較大。如何在財政吃緊的情況下,管好用好“錢袋子”,成為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發揮撬動效應

    10月下旬,記者來到位于廣州南沙的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高新沙泵站。只見70多米高、鑲著層層“白邊”的調壓塔高聳入云,寬闊的高新沙水庫微波蕩漾。

    “這是廣東已建成的投資規模最大、輸水線路最長、受水區域最廣的水資源配置工程。”廣東粵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萬玲告訴記者,工程于2019年5月份全面開工建設,今年6月份正式供水運營。通過平均埋深60米的地下輸水隧洞,實現從西江水系向珠三角東部引水,全長113.2公里,可惠及粵港澳大灣區超3200萬人口。

    大型水利工程投資大、融資難、見效慢,資金問題怎么解決?專項債發揮了重要作用。自開工建設以來,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累計發行省本級專項債券約111億元,帶動社會投資過百億元。發行的專項債券平均年利率大幅低于同期同檔次銀行融資利率,預計可降低單方水價0.12元。專項債不僅讓項目資金更充裕,還推動支出更規范。廣東財政、水利等部門聯合制發管理辦法,對專項債券資金管理的合規性、計劃性和靈活性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更好發揮惠民生、促投資、穩就業、護生態等作用,助力工程全面保障粵港澳大灣區供水安全、經濟安全和生態安全。

    記者從廣東省財政廳了解到,廣東堅持“項目為王”,以資金使用績效、帶動擴大投資為“指揮棒”,優先支持重點項目多和拉動投資作用顯著的地市。2024年,廣東已安排超800億元專項債券資金作為重大項目的資本金,充分利用專項債券資金積極支持鐵路、收費公路、機場、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建設,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基建投資,“四兩撥千斤”效應充分釋放。

    為提升專項債效能,廣東各地市積極探索,推出了不少創新實招。比如廣州市探索對專項債資金實施全生命周期績效管理,2023年起廣州市對每個新增專項債項目,績效目標與債券資金同步下達?;葜菔袃灮瘜m梻Y金撥付機制和流程,待省轉貸下達資金和指標后,第二天即轉貸至縣(區),確保項目及時拿到資金。深圳市通過專項債券項目儲備工作專班機制,統籌謀劃專項債券項目質量,提升項目申報質量。

    “要確保寶貴的專項債券資金切實用到刀刃上。”廣東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推動地市實行專項債券專戶管理,有力防止債券資金被擠占挪用;深化專項債券穿透監測,實現對每個項目、每筆資金的穿透監測;加強審計檢查,從嚴監督債券資金支出使用,確保專項債券資金不浪費。

    優化支出結構

    今年以來,地方強化財政資金統籌,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加強重點領域保障。前9個月,北京市城鄉社區支出736.5億元、增長10.5%,重點支持22號線等軌道交通建設,加強城市運行保障。廣東省上半年農林水支出509億元、增長7.8%,住房保障支出完成388億元、增長15.9%。福建省前8個月民生支出超2979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8.2%,持續保持在七成以上。

    “這么好的實驗條件讓人心動。”在位于廣東惠州市的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東江實驗室)內,曾在國外工作10多年的曾日華研究員帶著記者參觀實驗室時說。這一實驗室于2019年啟動建設,依托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惠州市優勢產業開展科研,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目前已匯聚400多人的人才團隊,孵化成立5家企業,累計營收1.6億元。

    惠州市科技局副局長北如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東江實驗室為例,在2020年到2022年啟動建設期,惠州市財政累計投入建設經費12億元,省財政獎補2.69億元。2023年實驗室進入運行期后,省市建立了相對穩定的投入機制。除此之外,實驗室申請各級財政專項資金及科研項目,已獲批資金支持近1億元。

    眾多企業感受到了財政支持的溫度。班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程婉瀅告訴記者,公司落地深圳龍崗5年,累計獲得各類扶持資金超過100萬元。

    “我們感到財政對企業的優惠政策更精準,落地更及時。”廣東匯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仇明全表示。

    在基層“三保”(?;久裆?、保工資、保運轉)方面,2024年中央財政安排對地方轉移支付預算超過10萬億元,并督促地方將財力下沉基層,優先足額安排“三保”經費預算。目前基層“三保”呈現總體平穩、局部偏緊的態勢。各地通過深化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加大財力下沉力度,提升財政保障能力。

    持續深化改革

    “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的一項重要改革任務。所謂零基預算,即不考慮過去的預算項目和收支水平,以零為基點進行預算編制,從實際需要與可能出發,“先謀事、再排錢”,打破基數依賴。目前,多地圍繞零基預算已經開始積極探索。

    10月8日,江蘇省委常委會會議審議了《江蘇省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方案》。此前,江蘇財政部門對工信、發改、科技3個部門的專項資金啟動“零基”試點,測算下來節約了超10億元的財政資金。此次改革將以前對基本支出的“零基”擴大到項目支出的“零基”,將對3個部門的“零基”改革試點擴大到2025年所有的專項資金。

    近期,廣州市召開市本級零基預算改革宣講會,部署推動零基預算改革工作。“我們對項目支出預算以零點為基礎,由各部門拿項目競爭預算,從項目儲備度、成熟度、優先度等維度出發,按輕重緩急排序分配,打破財政支出固化格局。”廣州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說,零基預算的探索其實以前就有,但現在明顯感覺到各部門積極性、主動性更強了。

    安徽全面清理重塑省級185項支出政策,打破“基數”觀念和支出固化僵化格局,清退壓減資金86億元。同時,將分散在各部門的財政“零錢”整合為15個專項資金,通過政策跨部門統籌、資金跨部門整合、工作跨部門協同,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除零基預算外,各地還想方設法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和合理分配,堅持過緊日子。以江蘇為例,省級“三公”經費預算連續10年只減不增,2024年比2014年下降56%;2024年省級信息化項目運維經費較2023年壓減5%以上;對項目已完成、已取消或當年難以實施的,及時收回資金統籌使用,2020年以來省級累計收回資金超過100億元。

    廣東對成本效益不高的建設實施內容,由立項審批部門和財政部門提出整改意見。2023年,對4272.23億元開展事前績效評審,核減率超16%。

    “過緊日子不是一時之需,而應成為長期制度。各地需持續從嚴從緊控制‘三公’經費,嚴格執行會議差旅、資產配置、政府采購等方面的制度規定。同時,在硬化預算約束、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等方面進一步深化改革,堅持標本兼治,切實把過緊日子的要求落到實處。”中央財經大學中國公共財政與政策研究院教授喬寶云表示。

    [責任編輯:曲統昱]
    热の有码热の国产在线
      <rp id="3irca"><ruby id="3irca"><input id="3irca"></input></ruby></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