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平等保護全體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理解這一重要論述的內涵和精神,關鍵是抓住“平等保護”的對象,即“全體公民和法人”。這里體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法治命題,即法治意義上的“平等保護”具有全面性,“平等”的基本法律內涵就是享有平等保護的法律關系主體應該“全覆蓋”“無死角”“無遺漏”。
“平等保護全體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下簡稱憲法)所規定的平等保護原則的重要體現。我國憲法第三十三條第二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一律”二字說明,只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其合法權利都受到法律同等的尊重與保障,無一例外地享有被平等保護的機會。需要注意的是,憲法上的“平等保護”與“平等權”在制度功能上有一定的區別。“平等保護”是憲法上無差別的價值,體現了憲法規范的基本要求,而“平等權”是有條件的,必須滿足憲法規定的要求才能享有某項特定的基本權利。例如,憲法第三十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根據上述規定,只要是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都平等地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憲法排除了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這就意味著依據憲法享有平等選舉權和平等被選舉權是有條件的。但憲法第三十三條第二款的“平等保護”原則是無條件的,在法律面前決不允許享有特權的組織和個人,也不允許任何組織和個人受到不平等的對待。這是現代法治原則的基本價值內涵,是法治區別于人治的重要標志。
“平等保護全體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是我國憲法所確立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具體化,也是有效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表現。我國憲法第六條第二款規定,我國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這表明各類經營主體處于平等地位,享受相同權利、遵守相同規則、承擔相同責任。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要“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強調,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健全對各類所有制經濟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穩定的預期?!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明確規定“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確立了平等保護財產權的原則,明確規定了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把公、私財產置于平等保護的制度框架之下。平等保護原則既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有恒產者有恒心”、促進社會財富增長的需要。貫徹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必須強化對各類經營主體的平等保護,在法律地位、市場準入條件、市場監管規則、市場退出機制和合法財產權益的保護等諸多方面體現平等要求,讓經營主體專心創業、安心經營、大膽投資、放心置產,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法治環境,確保規則平等、權利平等和機會平等。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將平等保護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一項原則,把其貫徹到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各個環節,用法治之手為全體公民和法人架起了一張“保護網”。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2017年,黨的十九大強調“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機制”。2021年出臺的《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指出,“到2035年,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基本形成,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今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完善產權制度,依法平等長久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
“平等保護全體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重申了平等保護原則的基本價值要求,是對法治價值的確認和弘揚,進一步表明了尊重法治、踐行法治的重要性。在實踐中,平等保護原則的落實可能會遇到各種非法治因素的干擾和阻礙,并出現平等保護無法有效“全覆蓋”的問題,如少數地方和部門在經濟工作實踐中通過設定各種附加條件來阻礙法治原則的實現,有的甚至把“不平等”視為家常便飯或者是把“不平等”視為“平等”。出現這些現象,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從主觀上來說,少數人對法治的精神實質一知半解,對法治持有“功利主義”立場,有利則用、沒利不用,將法治異化為可以隨意曲解的治理工具;從客觀上講,憲法上的平等保護原則還沒有在司法審判中充分有效地加以適用,導致實踐中這一原則的法律權威受到影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著重強調從主觀上提高對法治價值重要性的認識,要真懂法治;“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強調了法治價值在客觀上的重要性,通過“于法有據”來防范在改革進程中忽視法治權威和功能的現象。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作為憲法原則和精神的體現,“平等保護全體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這一要求必須得到各方面的重視,并在實踐中采取有效措施,落到實處、走進生活。具體而言,它要求立法機關平等地設定公民和法人的權利義務,在權利、機會、規則、監管等方面一視同仁,不能作出任何歧視性規定;要求行政機關執法時以同一標準尺度適用于全體公民和法人,而不應有任何例外,杜絕選擇性執法;要求司法機關在從事司法活動時應堅持訴訟地位平等、法律適用平等、法律責任平等;等等。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